時事分享|和尚鸚鵡,擁有高度的社會腦?

原來手養的和尚鸚鵡普遍偏乖,是策略性的乖巧,
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,知道自己贏不了人類。


 YOUTUBE 完整影片: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xXLZ0ZQz5rg?feature=share

在這個由群體組成的世界裡,來自社會性的物種幾乎無一例外地會進行彼此互動,也因此產生屬於他們的社會階級制度。

你們或許會認為,動物之間的社會制度是靠體型大小、氣勢強弱,打鬥爭奪來區分階級。

但在一項研究發現,和尚鸚鵡的階級制度,完全不是這樣運作的

簡單來說,科學家把一群原本不認識的和尚鸚鵡,將他們關在僅限的空間裡,觀察牠們怎麼發展出社會秩序。 結果顯示

📌 牠們在短短一週內,就發展出明確的社會階級!

因為牠們的攻擊行為,是有策略性的。

牠們會選擇攻擊跟自己等級相近的同類物種,必且避開太強或太弱的。

這種行為叫做 rank-focused aggression —— 階級導向的攻擊行為,也就是:有目的地攻擊,藉此調整或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


那,問題來了,

🐦 牠們怎麼知道誰強誰弱? 又不是人類,不可能排個名榜出來看吧?

科學家發現,和尚鸚鵡竟然會用-

遞移推理**(transitive inference)**

這是很大的關鍵。

牠們會記住**誰打誰的連鎖關係,**這種透過間接觀察,擁有推理出他人在社會地位的能力

例如:

如果 A 打贏 B、B 打贏 C,那 A 就知道 C 比自己弱,甚至會選擇不打 C 。

這樣的三層推理,科學上叫做 transitive inference(遞移推理)

而且研究還發現,當整體攻擊鏈變長時,和尚鸚鵡反而不會去攻擊最後一個被攻擊者

什麼意思? 代表牠們

**不會盲目傳遞攻擊,**而是有能力理解整個攻擊鏈的長度與脈絡——

當一連串的攻擊轉手太多,牠們就知道「這個對象地位太低,沒必要再出手了」。

換句話說,牠們不只是看見眼前的衝突,還能推理出整體的社會結構


🧠 這些發現其實很驚人, **這種能力在人類與某些靈長類中也存在,**因為牠們也具備:

  • 策略行為:有目的地選擇是否攻擊
  • 社會記憶:記得誰打過誰
  • 遞移推理:推測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

這象徵什麼?

即使在**沒有「外觀標記」或「權力象徵」**的情況下,

和尚鸚鵡依然能靠觀察行為、並且推理、調整自身策略,

建立出一套有秩序的社會制度。

所以下次你們若有機會走訪在南美洲,幸運地看到一群和尚鸚鵡的吵鬧聲,可以好好的觀察他們的行為互動,牠們可能正在重塑自己在群體中的社會位置。


更多資訊⬇️

 


Reference:

  • Hobson, E. A., & DeDeo, S. (2015).

  • Nakayama, S., Harcourt, J. L., Johnstone, R. A., & Manica, A. (2009).

  • Hobson, E. A., & DeDeo, S. (2015). Social feedback and the emergence of rank in animal society.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, 11(9), e1004411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